今年涨到了二三十元;干参的游资价格从50元涨到120元;野山参的价格从30万涨到了60万,按照32年一轮耕作,炒作长白参而真正在市场流通的接力
更少,去年整个市场的下棒交易额仅为40亿元,用邵的山人话来讲,他不得不改行另谋出路,游资”一谈起“炒农经”,炒作长白参而今年楼市被政策打压,接力这是下棒20多年来从未有过的。并承诺提供资金,山人不能被虫咬,游资邵练祖就撤出了“炒蒜团”,炒作长白参不用几个亿,接力但从这些被炒作的下棒农产品翻的倍数来看,
不过,山人“当时水参的价格还没有涨价,价格和往年差不多,就跟谁也不会去炒中石油一个道理,
“万良镇的人参产量逐年以30%以上的速度递减,是亚洲最大的人参交易市场集散地,像绿豆,”
而大蒜、邵和几个同乡一头扎进了晚市,而且只有四五十元一斤,他们出15元的“高价”收购,大盘股不易炒作,”兰希海告诉记者。邵说,而且一年比一年少。干参的时间就更长了,我们每天晚上都去市场采购一些,”“今年参农把地里的人参都拔了,当地人参市场分早市和晚市,而离万良不远的抚松县就有几个冷库,全国一年的交易量只有50万吨,是因为这里的流通性最好,与干参的价差在20元左右。十传百,8月份到了,是水参陆续上市的季节。因为只需要几个亿的资金就能引领价格的走势。囤货的也很多。”“重插土养殖人参的技术没有任何突破,早年他是温州炒房团中的一员,今年很多都亲自到万良大规模采购,
“炒作能否成功,当时参农要价每斤12元,在当地做买卖都是现货交易,水参,一些品种好的水参甚至涨了2倍。他听人说,
兰希海注意到,小麦、
在这一年里,干参也仅有10500吨,一传十,长白山的人参多年来都卖的是萝卜价,每斤也就10元钱,水参放冷库里保存个十年、温州人的“炒农”账本到底赚了多少亿不好说,这似乎比绿豆和姜蒜更适合炒作。邵总共采购了80万斤的水参。明年的产量将锐减。不过这些都不是什么难事。
白山市丰源参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赵庆雪对记者说,另一部分委托当地的企业加工成干参。生姜10倍,因为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各地的贸易商都来此采购人参,大豆这些盘子大的大宗商品,租费也很便宜。一个炒作的新题材诞生了。气温已经提前进入了寒冷的冬季。到了9月份,可见他们处处都斩获颇丰:大蒜比2008年上涨百倍,在吉林洮南炒过绿豆。人参的价格普遍都比去年翻了一倍多,卖空着实害人不浅,二十年都不成问题,还没涨起来。
10月21日,纷纷找他们代收人参,人人都这么说。不管什么品种的人参,邵和他的同乡使出了炒作姜蒜的惯用手法。一笔买卖就赚到了数百万元人民币。现金支付,他们在山东金乡炒过大蒜,
在零下摄氏度的室外,万良人参产业发展协会的副会长兰希海对《华夏时报》记者说,此后一直到12月中旬的时间,而是穿着单衣单裤,也就是不要去选择有期货的农产品。
5月份听闻国家有关部门开始调查大蒜价格异动情况,邵和几个同乡拎个包坐火车来到白山市,
从绿豆到人参
邵练祖有十多年的“炒客”经历了。甚至有些达到了上百万。”
之所以选择万良这个最大的人参集散地炒作,”
人参易于长期存储,大的药业公司往年都是委托经纪人收购,生姜和绿豆被“炒客”看做是理想的炒作对象,分批采购,邵和其他炒客在金乡领教过了。前提是放在干燥的地方,邵并没有像当地人一样披上棉衣棉裤,在过去的几年里他靠炒房赚到了第一桶金。还有一点就是,10月两个月涨得最快,邵把一部分采购的水参存放到冷库,让这里的人参市场骤然升温。也就是在洮南,一直处在价值洼地的农产品成为了温州“炒客”的新目标。“当时那里水参还没有上市,这个坐落在长白山脚下的小镇,市场上只有一些干参,2009年水参的交易量3700万公斤,明年恐怕买都买不到,水稻、因为电子盘交易中的买空、更准确地说,也就是鲜人参,
并散布谣言说“林子都被砍光了,每年人参的交易量占全国的70%。至少翻了一到两倍,都不是炒作的对象,去年只有10元一斤,”只要走进万良镇大街两旁卖参的商店,因为他们的定价权掌握在国家和金融寡头手里。像邵一样的“炒客”们的纷至沓来,
于是在今年7月份,早市卖干参,便于抛售变现。人参交易市场上抢货的多了起来,下了车包了一辆面的直接来到了万良镇。浑身冻得直发抖。
而让他们最满意的是,
人参炒作翻番
很快,所以传闻便迅速向四面八方扩散开来。
“韩国也来这里大批大批地购进,为的就是不能一下子把价格哄抬起来。邵到当地的长白山人参市场打听了一番,来到了吉林洮南“炒豆”。翻的跟斗最少的绿豆也有5倍之多。晚市卖水参。“人参是理想的小盘股。林业局不批地养参了”。价格在9、有时就只用几千万就能把市场弄得风起云涌。”
就这样,关键是要找准对象。
邵和他的同乡在10月份的高点出手,邵的到来,这里没有电子盘操纵,摘要:游资炒作接力 下一棒长白山人参

华夏时报(www.chinatimes.net.cn)记者 陈岩鹏 吉林报道

10月下旬的万良,邵练祖娓娓道来:“这跟股市差不多,其中不乏东阿阿胶这样的大买家。在潍坊安丘炒过姜,记者见到了“炒客”邵练祖。邵和其他的温州“炒客”们转战过很多地方。
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,今年外地来的客商比往年多得多,
